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:患有慢性肾脏病多年,还能怀孕吗?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患有慢性肾脏病的女性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。

 

Q1:慢性肾脏病对怀孕有影响吗?

 

答案是肯定的。

首先,妊娠期女性的肾脏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改变,如体积增大、肾脏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显著增加等等。由于肾脏负担的加重,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会出现病情进展的情况。

其次,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。随着慢性肾脏病的进展,新发高血压、蛋白尿新发或倍增,剖宫产、早产、小胎龄儿和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率均逐步升高。

 

Q2:那么慢性肾脏病患者就不能怀孕了吗[1]

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绝对的。

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考虑怀孕:

  • 慢性肾脏病1~2期;
  • 血压控制正常;
  • 尿蛋白定量<1g/24h

不推荐怀孕的情况:

  • 慢性肾脏病3~5期患者;
  • 高血压难以控制的患者(建议暂缓妊娠,直至血压控制正常后);
  • 伴有蛋白尿的患者(建议暂缓妊娠,直至治疗控制尿蛋白定量<1g/24h至少6个月);
  • )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(建议暂缓妊娠,直至疾病治疗达完全缓解状态或病情稳定接近完全缓解状态至少6个月)。
  • 伴中重度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;

 

 

Q3:慢性肾脏病患者怀孕后有哪些注意事项[1]

  • 做好血压管理:妊娠期目标血压130~140/80~90 mmHg。过度降压可能导致胎盘灌注不足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。妊娠期安全的降压药物包括甲基多巴、拉贝洛尔和长效硝苯地平。
  • 免疫抑制剂的选择:推荐的妊娠期安全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、羟氯喹、硫唑嘌呤和钙调蛋白抑制剂;环磷酰胺、吗替麦考酚酯、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有致畸作用,妊娠期禁忌使用,应至少在受孕前3~6个月停用。
  • 定期检查肾功能:肾功能的检查包括血肌酐、尿素、肌酐清除率和蛋白尿,根据肾脏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,至少每个月检测一次。
  • 其他:除此以外,还要定期做好胎儿监测,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胎盘功能。一旦病情进展危及胎儿或孕妇时,及时终止妊娠。

    综上,患有慢性肾脏病的女性在怀孕期间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,并及时与医生沟通。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虑,应该立即就医。只有通过与医生的密切合作和有效管理,才能更加安全地度过孕期,并迎接一个健康的宝宝的到来。

参考文献

[1] 南京总医院,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.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管理指南[J].中华医学杂志,2017,97(46):3604-3611.DOI:10.3760/cm a. j.issn.0376-2491.2017.46.002.

 

 
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