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脏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,主要负责排除废物、调节体液平衡和维持血压稳定等重要功能。然而,由于生活方式不健康、遗传因素、药物滥用等原因,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。而最可怕的是,慢性肾脏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,疾病知晓率低。一旦疾病发展至G3期时,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贫血、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和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就会显著增高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。

 

该如何做好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筛查呢?

在于以下几步:

STEP 1 【筛查对象[1]

做好早期筛查的第一步,即评估自己是否具有慢性肾脏病患病的高危因素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肾脏病家族史;
  • 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、高尿酸血症
  • 高龄(>65岁);
  • 肥胖;
  • 罹患可能继发慢性肾脏病的疾病(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乙型病毒性肝炎等);
  • 长期服务可能造成肾损伤的药物;
  • 有急性肾损伤病史等;

STEP 2 【筛查方式】

   肾脏功能的筛查方式有多种,常见的有尿液和血液检查等,前者主要包括尿蛋白、尿肌酐等,可用来评估尿蛋白的排泄情况。

血液检查也是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。通过检测血肌酐、尿素氮等指标,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。如果这些指标异常,可能意味着肾脏已经受损。因此,定期进行血液检查,对于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非常重要。

此外,还有一些简单的自我观察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肾脏问题。比如,经常感到疲劳、食欲不振、水肿等症状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。如果出现这些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,进行专业的检查。
STEP 3 【筛查频率[1]

  • 无上述明确危险因素的人群:建议每年成人体检检测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(UACR)和血清肌酐。
  • 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:每半年开展一次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宣教,每年至少进行一次UACR和血清肌酐的检测,并应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(CKD-EPI)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(GFR)。

慢性肾脏病如能得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病情可得到良好控制,甚至可以逆转,早期筛查意义重大。所以,无论年龄大小,我们都应该定期进行肾脏健康检查,关注自己的肾脏健康。

参考文献

[1] 上海市肾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.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、诊断及防治指南(2022年版)[J].中华肾脏病杂志,2022,38(5):453-464.D OI:10.3760/cma.j.cn441217-20210819-00067.

 

 
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