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12月初新冠全面放开之后,病毒肆虐,以几何倍数快速蔓延,第一批“杨过”们已经“考完试”,四处向小伙伴传授经验,身处十面埋伏的“小阴人”还在焦虑等待,不知何时接受这场病毒的“洗礼”……
But!说归说,笑归笑,咱们糖友不仅不能随波逐流、放飞自我,更应该在战术上重视敌人,战略上藐视敌人。
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以及全球20位顶级糖尿病及内分泌领域专家成立的国际专家组,在国际医学权威杂志《柳叶刀》发表了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实用性建议》。
文章表明,有新冠肺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该新冠的风险更高,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,有20-50%的感染者患有糖尿病。同时,该病毒实际上可能促使正常人成为新发糖尿病患者,糖尿病患者死于新型冠状病毒(COVID-19)的风险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高出50%以上。
1.高血糖状态
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情况下,血糖浓度过高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作用,降低了防御感染的能力。而且高糖环境是细菌、病毒良好的培养基。因此,糖尿病病人更容易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。
2.免疫功能下降
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紊乱使得免疫球蛋白、补体生成能力减弱,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;胰岛素的缺乏使得免疫细胞中和、吞噬毒素的能力下降。以上都会减弱免疫应答、降低免疫功能。
3.清除能力下降
糖尿病易合并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,这就会引起血流缓慢、血液循环障碍,组织缺血缺氧为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条件,同时也影响了局部对致病微生物的及时清除。
4.基础疾病多
部分糖友,尤其是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,一般心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多,基础状态会比较差,感染后恢复能力也较弱,这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。
有研究发现,呼吸系统是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主要部位,约占45%,病死率可高达41%。肺炎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并发症,当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,常起病急、易形成化脓灶等,因此不易控制。除了呼吸系统,像泌尿系统感染、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。如果多种感染集于一身,无疑会加重病情,导致恶性后果。
虽然糖友们面对的挑战更大,但是也不必过于忧虑。做好防护工作,谨遵医嘱,广大糖友们也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。
控制血糖水平
不论何时何地,糖友们的首要任务是先管理好血糖,坚持服用降糖药,切勿自行减量或停药,保持血糖稳定。
备足常用药
常备降糖药、胰岛素等常用药物,以及退烧药、止咳药、止疼药等应对新冠病毒的药物,以备不时之需。
保持生活规律
饮食均衡:保证鱼、肉、蛋、奶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充足供应;多吃蔬菜,多补充维生素;保证营养,提高免疫力。
科学运动: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,但是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的居家有氧运动,例如踏步走、健身操、跳舞、太极拳等,还可以做一些扩胸运动、仰卧起坐和背部肌肉的锻炼。
规律监测血糖,及时发现问题
糖友们在规律用药的同时,一定要规律监测血糖,因为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治疗方案,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。如反复出现血糖大波动,要积极就诊,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出现重症要及时就医
如果出现呼吸困难,持续高烧3天,血糖超过15或其他基础病症状明显加重等情况,要及时就诊,不要硬抗,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为了及时发现新冠重症感染,有必要加强体温、指脉血氧等监测。
经过三年多众志成城的艰苦抗疫,即使局势日渐明朗,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,自我防控不能掉以轻心。“专注精准检测,创新健康管理”,晶捷科技关注广大受众群体,助力自我防疫,特别推出了“居家健康智能检测包”——
l 血糖尿酸测试仪
糖尿病患者要做好日常居家监测,保持血糖的平稳有利手增强扺抗病毒的能力。

l 无线电子体温计
全天候持续测量,实时查看新冠患者当下及其过往体温数据。远程数据共享,让关爱零距离。建议服用退热药后仍发热超过38.5℃,并持续超过2天或体温35℃及以下及时就诊。

l 医用退热贴
具有退热降温作用,能缓解发烧、头痛及牙痛、肌肉扭伤所致的疼热症状。

l 指夹式血氧仪
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,呼吸困难或气促,连续两次(间隔15分钟以上)血氧饱和度监测低于95% ,请及时就诊。

l 防护口罩
三层过滤保护,有效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,防止佩戴者吸入,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。

虽说大概率逃不掉“阳”的命运,但还是希望大家晚阳、不阳, “防重于治”,晶捷居家健康智能检测包安心守护您的健康。